这是我小时候的故事,迄今四十余年了。
我的家乡在粤北南雄,素以“吃得辣”闻名粤北及相邻的同样以“吃得辣”闻名遐迩的赣湘大地。在南雄,可谓“无菜不辣,无辣不欢”,一个南雄人若说不吃辣,一定会令人怀疑是“冒牌货”。我们从小就把辣椒当成“零食”,辣椒成了我们“乡愁”的特色标志。
大概是四五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,家家户户菜地里的辣椒长得有模有样了,青青的长长的吊在辣椒树上,从上到下错落有致,琳琅满目,像一支支绿色的尾巴会拐弯上翘的小蜡烛,偶尔随风摇曳,花枝乱颤,惹人喜爱。
用来生吃的辣椒要选那种圆鼓结实、用手一捏即感觉筋强骨健的最好,若绵软松垮像个瘪三,那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,白费工夫。辣椒摘下来后,先拔去头蒂,顺带会把里面的灯芯一样的“脊骨”扯出,辣椒腹腔立马空空如也。然后撮一撮盐往里面塞,适量即可,否则太咸——那时的盐都是一粒粒的,不碎。再把灌了盐粒的辣椒夹在双掌合成的手心里来回慢搓,一则使之变软,二则使盐“入味”。
到差不多了,举起辣椒先饱个眼福,满心欢喜期待,然后掐断辣椒底部,只见青黄色的辣椒水慢慢渗出,鼻孔里立马飘进辣咸香甜各种味道;将辣椒塞进嘴里吮吸,霎时又咸又辣又甜又涩的辣椒水溢满口腔,吞咽之中喉咙咕咕有声……第一波辣椒水咂吧完后,再取出来挤挤搓搓,咂巴第二波……再也挤搓不出辣椒水来了,将辣椒一截一截嚼碎、吞噬,像吃甘蔗一样,此时辣椒与碎盐在嘴里嚓嚓作响,小伙伴们一个个被辣得龇牙咧嘴、邹眉缩眼、大汗淋漓而不亦乐乎!
还有一种吃法是将辣椒埋进灶膛里燃烧着的柴草下面煨熟,掏出来时辣椒乌黑得像根炭棒,迅速用刀将之拍扁拍烂,在上面撒上盐,趁热塞进嘴里,又热又香又咸又辣,比之生吃又是另一种风味。吃过之后,嘴唇又红又黑,又肿又疼,嘴里还不住发出滋滋辣气……
有时在野外则就地取材,将几个石头砌成小灶,架上瓦片或石块当锅,拔几把茅草捡几根柴棍在灶里点燃——这种情形肯定不仅仅只是煨烤辣椒,都外加了特别的“猛料”——在塘里河里捉的几条小鱼,或在家里偷出来的一小块腊肉、一小段腊肠——此时,将拍烂的辣椒与“猛料”们一块放进“锅”里,用棍棒当铲子不停翻炒,下油,放盐——油盐也是从家里偷出来的。不久,一“锅”美味就炮制出来了,在身边的荆棘丛中胡乱折几段枝条当筷子,小伙伴们立马狼吞虎咽起来——那种“做贼”之后担惊受怕、享受美味佳肴时忘乎所以的感受——没有做过“小偷”的小伙伴是不容易体会到的。
辣椒的来源也基本靠“偷”,谁家的更成熟就偷谁家的:偷自己家的,偷别人家的,更少不了“互偷”——明知你偷了我家的,我偷了你家的,但因为大家都有份吃,彼此都不告发。有时还自告奋勇邀请伙伴们溜进自家的菜地里狂摘一遍, 然后逃之夭夭……
如今我早已为人父母,养儿方知父母恩,想当年物资贫乏的年代,小孩子要靠“偷”饱腹,可见父母抚育我们成长该是何等含辛茹苦。少年不知愁滋味,长大方知成人难。